朋友说在到大厂上班之前,她一直很向往大公司的生活。
那种在朋友圈不经意间晒一下工牌,又或者提到大公司就自然而然的那种骄傲让她这种一直在小公司工作的人很羡慕。
"提到我们公司,很多人都不知道啊,但如果你说你在字节,连相亲对象都觉得你牛。"
"大公司年底都14薪,平时福利制度也更完善,我感觉我朋友们吃饭都不花钱。"
一提到大厂,我朋友可以滔滔不绝讲上好久。
她纠结了很久,一方面不忍离开自己舒适熟悉的环境,不舍自己的老朋友,但一方面又对理想中的前途向往,总觉得如果去了的话,未来会更好。
后来终于没忍住,辞了本来稳妥的工作,非要跳到大厂看看。
仿佛做到这件事,是能力的象征,仿佛踏入了大厂的门槛,就是一马平川的光明前途。
后来,我又听到了关于大厂的另一种描述。
"都是同事关系,你根本交不到一个朋友。大家交流都很浅。"
"很内卷,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好像也理所应当,反正你不干,总有人愿意干。"
"没有生活了,周末领导喊加班,没人会拒绝。我的休息日都在公司度过的。而且会有人告诉你这样很光荣。"
曾经关于未知的美好幻想泡沫,最后会在踏入那一刻被自己亲手戳破。
但只要不去看看,就永远以为事实就如同自己想的那样。
面对未知,心里盘旋着无数种可能,萦绕着很多想法,猜测着另一种选择将要面对的情境。
而不出意外,我们总习惯性地美化还未发生的那一种可能。
因为不确定所以向往,因为向往所以会加上滤镜。
总觉得另一种可能会弥补眼下生活的不足,会让不尽人意的当下变得圆满。
这是对尚未预知的未来的期许,也是对不满意当下的一种本能的反抗。
与其沉浸在左右为难的境地里非常痛苦,不如直接做了选择,看看结果。
毕竟当事实摆在你面前的时候,情绪不管如何作祟,最后都会让你知道到底真相如何。